1997年,维多利亚的秘密迎来了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公司成功上市。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不仅标志着品牌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也预示着其背后的厌女症营销策略将在更广阔的资本舞台上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扩散。随着创始人罗伊·雷蒙德的逐渐淡出,维多利亚的秘密在资本的推动下,继续巩固并扩大了其对女性身体的物化叙事,将一种狭隘而扭曲的性感标准推向全球。
雷蒙德时代的终结与资本的全面接管
1997年,维多利亚的秘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这一事件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急需的资金支持,更为其未来的全球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迅速膨胀,创始人罗伊·雷蒙德的影响力却逐渐减弱。雷蒙德,这位曾经的梦想家与内衣行业的革新者,在公司的上市庆典上或许还能感受到一丝荣耀与满足,但他很快便发现,资本的逻辑远比他想象的更为冷酷与无情。
在资本的推动下,维多利亚的秘密开始追求更为激进的增长策略,这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市场扩张、加大广告投放力度以及持续深化其标志性的性感营销策略。雷蒙德所倡导的“为女性打造舒适而优雅的内衣”的初衷,在资本的洪流中被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对市场份额与利润的无尽追求。
雷蒙德时代的终结,并不意味着维多利亚的秘密对于女性身体的物化叙事也随之消失。相反,随着更多职业经理人与营销专家的加入,这种叙事在资本的催化下变得更加鲜明与极端。他们深知,通过塑造一种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可以更有效地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推动销售业绩的持续增长。
厌女症营销策略的深化与扩散
在维多利亚的秘密上市后的几年里,其厌女症营销策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化与扩散。品牌开始更加频繁地使用名模与天使代言人,通过精心策划的广告大片与内衣时装秀,向全球消费者传递一种狭隘而扭曲的性感标准。这些广告与秀场中的女性形象,往往被塑造为拥有完美身材、无瑕肌肤与迷人曲线的“性感尤物”,她们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满足男性凝视的欲望与幻想。
更为严重的是,维多利亚的秘密在营销过程中,往往忽视甚至刻意回避女性身体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品牌所推崇的性感标准,不仅与现实中大多数女性的身体形态相去甚远,更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女性对于自身身体的焦虑与不满。许多女性开始质疑自己的身体是否符合社会的审美标准,进而陷入一种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之中。
此外,维多利亚的秘密还通过其庞大的零售网络与线上平台,将这种厌女症的营销策略传播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商圈,还是在偏远的乡村小镇,维多利亚的秘密的广告与产品都无处不在地提醒着人们:只有拥有完美身材的女性,才是真正值得被欣赏与爱慕的。
资本逻辑下的女性身体叙事
在维多利亚的秘密的上市与雷蒙德时代的终结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刻的资本逻辑与性别权力关系。资本总是寻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女性身体往往被当作一种可以被任意塑造与消费的商品。维多利亚的秘密通过其厌女症的营销策略,成功地将女性身体物化为一种具有交换价值的商品,从而实现了其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这种基于物化女性的资本逻辑,不仅剥夺了女性对于自己身体的自主权与尊严,更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性别不平等与性别歧视。它告诉我们,女性的价值在于她们的外貌与身材,而非她们的智慧、才华或个性。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不仅限制了女性的自我实现与成长,更对整个社会的性别文化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维多利亚的秘密的上市与雷蒙德时代的终结,并非品牌发展历程中的一次简单转折,而是资本逻辑与性别权力关系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次深刻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女性身体被进一步物化,厌女症的营销策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化与扩散。而面对这一现实,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打破这种基于物化女性的资本逻辑,构建一个更加平等、尊重与多元的社会性别文化。
上一章:1995年:内衣时装秀的崛起,品牌标志性的年度盛事 下一章:2000年:天使系列的推出,性感与完美身材的叙事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