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多利亚的秘密:物化女性的资本探索
深度解析内衣巨头背后的女性形象叙事与资本逻辑。
下载PDF
序章:维多利亚秘密的缘起与物化女性的资本逻辑
概述品牌创立背景及其背后的资本逻辑 1757字
1961年:罗伊·雷蒙德创立之初,探索女性内衣的新纪元
罗伊·雷蒙德在旧金山创立维多利亚的秘密,为男性提供购买女性内衣的便捷途径 1610字
1977年:目录邮购业务的兴起,性感内衣进入千家万户
维多利亚的秘密开始推出目录邮购业务,将性感内衣形象普及至大众 1725字
1982年:名模广告的诞生,塑造标志性的性感形象
品牌首次使用超级名模拍摄广告,塑造标志性的性感女性形象 1636字
1995年:内衣时装秀的崛起,品牌标志性的年度盛事
维多利亚的秘密举办首场内衣时装秀,成为年度盛事并加深物化女性形象 1576字
1997年:公司上市与雷蒙德时代的结束,厌女症营销策略的深化
品牌上市,雷蒙德时代落幕,但厌女症营销策略持续加强 1598字
2000年:天使系列的推出,性感与完美身材的叙事强化
维多利亚的秘密推出‘天使’系列,强化性感与完美身材的叙事 1521字
2004年:广告争议引发的思考,女性身体焦虑的加剧
品牌广告因使用‘完美身材’标准引发争议,加剧女性身体焦虑 1673字
2010年:全球扩张与巨头地位的形成,女性主义批评的声音
维多利亚的秘密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成为内衣巨头,同时面临女性主义批评 1614字
2012年:时装秀的持续举办,多样性和包容性的质疑与挑战
品牌继续举办内衣时装秀,面临多样性和包容性的质疑与挑战 1770字
2014年:营销中的身体压力与多元体型的忽视,批判之声四起
维多利亚的秘密被指责在营销中忽视多元体型和种族,加剧女性身体形象压力 1635字
2018年:大尺码模特的亮相,多样性与包容性的微小进步
品牌首次在时装秀上展示大尺码模特,被视为向多样性和包容性迈出的一小步 1648字
2019年:线上销售与数字化转型的转型之路,营销策略的调整与变革
维多利亚的秘密宣布取消内衣时装秀,转向线上销售和数字化转型,调整营销策略 1664字
2020年:女性赋权与身体多样性的反思,营销变革的挑战与机遇
品牌开始更加关注女性赋权和身体多样性,面临营销变革的挑战与机遇 1580字
终章:重塑维多利亚的秘密——女性形象叙事的新探索与未来展望
维多利亚的秘密在新管理层领导下,努力重塑品牌形象,探索积极正面的女性形象叙事 1635字
2000年:天使系列的推出,性感与完美身材的叙事强化
复制

在世纪之交,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迎来了其品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000年,天使系列的华丽登场。这一战略举措不仅深刻影响了内衣行业的营销格局,更在全球范围内强化了关于女性性感与完美身材的叙事,进一步加深了物化女性的资本逻辑。通过细致入微的市场定位、精心策划的视觉传播以及无处不在的文化渗透,维多利亚的秘密构建了一个既诱人又令人不安的“天使”神话。

天使系列的诞生背景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消费文化的蓬勃发展,品牌竞争日益激烈。维多利亚的秘密,作为美国最大的女性内衣零售商,急需一种全新的营销概念来巩固其市场地位,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在此背景下,天使系列的推出成为了一个关键节点。该系列灵感来源于对女性理想化美的追求,旨在通过一系列高度风格化、近乎神话般的形象,重新定义女性性感,同时传递一种遥不可及却又令人向往的“完美”。

天使系列的核心理念是将内衣提升至时尚与艺术的高度,让穿戴者感受到自己仿佛化身为守护纯真与美丽的神秘天使。这一创意不仅迎合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形象日益严苛的审美标准,也巧妙地利用了女性消费者内心深处对于自我提升和理想化形象的渴望。通过精心挑选的超模阵容,如泰拉·班克斯(Tyra Banks)、海蒂·克鲁姆(Heidi Klum)和阿德里亚娜·利马(Adriana Lima)等,维多利亚的秘密成功地将这些女性塑造成了全球公认的“性感符号”。

性感与完美身材的叙事强化

天使系列的营销策略中,最为核心的一环便是通过对女性身体的极端理想化描绘,来强化性感与完美身材的叙事。这些超模们无一例外地拥有近乎完美的体态比例,她们身着维多利亚的秘密精心设计的内衣,出现在杂志封面、电视广告、时装秀以及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成为无数女性羡慕的对象。这种视觉上的震撼与诱惑,无疑加深了公众对于女性身体美的刻板印象,即瘦削、丰满、曲线玲珑才是美的唯一标准。

为了进一步加强这一叙事,维多利亚的秘密还推出了一系列与天使系列相关的衍生产品,如香水、化妆品、泳装乃至生活方式品牌,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品牌生态系统。这些产品不仅延续了天使系列的美学理念,更通过跨界合作、限量发售等手段,不断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也将“天使”这一品牌形象深深烙印在公众心中。

文化影响与批判声音

天使系列的成功,无疑为维多利亚的秘密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但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却远不止于此。随着天使形象的广泛传播,一种以男性凝视为中心的女性审美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女性被要求符合特定的身体规范,否则就会被视为不符合主流审美,甚至遭受排斥和歧视。这种对女性身体的极端物化,不仅限制了女性的自我表达和身体自主权,也加剧了社会的性别不平等。

随着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和全球范围内对性别平等议题的关注加深,对维多利亚的秘密天使系列的批判声音也日益高涨。批评者指出,该系列通过塑造一系列不切实际的美丽标准,加剧了女性的身体焦虑和自我厌恶,同时也阻碍了社会对女性多元美的认识和接纳。一些女性主义者呼吁,应该打破这种单一、狭隘的审美框架,倡导更加健康、包容和多元化的女性身体形象。

尽管如此,维多利亚的秘密天使系列的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觑。它不仅改变了内衣行业的营销方式,更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当代社会对女性美的普遍认知。面对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反思和探讨,如何在尊重女性多样性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更加平等、健康和积极的性别文化。未来,维多利亚的秘密及其同类品牌能否在保持商业成功的同时,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和文化多样性,将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重要议题。

上一章:1997年:公司上市与雷蒙德时代的结束,厌女症营销策略的深化 下一章:2004年:广告争议引发的思考,女性身体焦虑的加剧
吉ICP备202402380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