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在主义深度解读: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与自由
全面解析存在主义,深入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自由与责任,带你领略存在主义的哲学魅力。
下载PDF
2.4.1 加缪的生平与创作
复制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 - 1960年1月4日)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法国作家和哲学家之一。他以其深刻的笔触在文学世界留下诸多经典,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世界的荒诞,更引发人们对人性、道德、生命以及死亡的深度思考,成为人们永恒的精神财富。

阿尔贝·加缪的早年生活

1913年11月7日,加缪出生于法属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他的祖上是来自法国阿尔萨斯的移民。阿尔及利亚在19世纪沦为法国殖民地后,新移民大多来自法国各地以及西班牙、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在当地从事着各种不同的工作。加缪的父亲吕西安·奥古斯特·加缪从小在孤儿院里长大,后来在一家葡萄园当酒窖管理员,主要负责榨葡萄、酿酒、储藏等环节。加缪的母亲卡特莉娜·桑代斯是从西班牙漂泊到非洲阿尔及利亚的女佣,生性温柔、随和、有礼貌,但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几乎不认得字。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加缪的父亲应征入伍,并在一战开始的马恩河战役中牺牲。加缪的母亲因受到丈夫去世的打击刺激,患上了脑膜炎,之后几乎失聪,并出现语言障碍,当时的加缪还不到一岁。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加缪的母亲不得不带着孩子们搬离先前维持生计的沿海小城,投奔住在首都阿尔及尔贫民区的母亲那里。

加缪的外祖母之前在一个小农场里做工,丈夫去世后,她带着一群儿女来到了阿尔及尔谋生。这些儿女中有的早夭,有的残疾,最小的儿子也先天耳聋。这些遭遇造成了她固执、倔强的性格。来到阿尔及尔的贫民区后,加缪和哥哥、妈妈、外祖母、舅舅一大家子人挤在狭小的简陋房屋里艰难度日。

加缪的哥哥吕西安·加缪,由于家庭的变故也早早地辍学打工。加缪的母亲为了生活四处打零工,做过女仆、清洁工,甚至还在弹药厂干过填充弹药的工作。童年的加缪平日里常由外祖母照看,外祖母的个性强势,脾气急躁,并且掌管着全家的事物。因着贫困她显得十分吝啬,从不给孩子们零花钱,给加缪和哥哥买的衣服和鞋子都是超大号的,为的是能多穿几年,并且还要在鞋子底部打上铁钉,以便能更加经久耐穿。暑假时,外祖母还会逼着加缪冒充全职工来欺骗雇主以获得工作来补贴家用,并且常常因加缪晚归或踢足球弄坏鞋子而打他。外祖母的脾气常常阴晴不定,有时会因着加缪考了好的成绩而兴高采烈地向邻居炫耀,有时又会因一点小事而用鞭子抽打加缪和哥哥。

童年的时光,加缪在这样沉闷、痛苦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迷茫。加缪非常渴望母亲的关爱和温暖,可奈何母亲近乎聋哑,语言也不清楚,并且在外祖母的压制下常常沉默寡言,逆来顺受。这使得加缪与母亲之间有着很大的情感交流障碍,加缪不得不在孤独中独自思考和消化这些困惑。

在这样一个压抑的大家庭里,加缪也并非毫无幸福感。在加缪的回忆性文字记录里,舅舅非常疼爱他,虽然舅舅天生耳聋,脾气也有些古怪,而且也是目不识丁。但舅舅常带他去海边玩耍,并且还带他去和朋友们一起打猎。在加缪受人欺负时,舅舅会挺身而出,并且舅舅还教会了加缪怎样箍酒桶的技能。舅舅喜欢用手抚摸加缪的头说:“脑袋好使,这小家伙,固执,但好使,像他父亲。”舅舅的角色仿佛弥补了一些加缪从来不曾体会到的父亲的感觉。

父亲去世时加缪尚在襁褓之中,在加缪的认知里,父亲是一个比他年长、更有阅历的长者,直到加缪40岁回到家乡看到父亲的墓碑时,他才恍然发现父亲去世时只有29岁。这种反差让加缪对生命的认知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他说:“葬在这块石板下面的男人,那个曾是我父亲的人,竟然比我还年轻。”

童年的时光加缪就这样在外祖母家度过,加缪的命运仿佛从一出生就被打上了孤独的烙印。多年以后,他在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第一个人》中回忆起这段时光时,只是淡淡地描述道:“反正在学校里,我不能向任何人谈论我的家庭和我的妈妈;在家里我不能和家里人谈论学校。”这种窘迫困顿的出身背景让加缪在小小的年纪就承受着难以言表的孤独,这种孤独感也成为加缪生命中挥之不去的底色,伴随了加缪的整个人生。但同时这份孤独也最终成就了加缪,这种成长环境下造就的孤独心性成为加缪创作的重要情感基础,并体现在他以后的作品中,成为了他很多作品中人物的一种普遍特质。

阿尔贝·加缪的求学之路

加缪的外祖母原本打算让加缪像哥哥那样早早辍学打工,可加缪在小学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文学方面的天赋。并且被他的小学老师路易·热尔曼发现了这一点,随后说服了加缪的外祖母和母亲,加缪才得以能够继续上学。30多年后的加缪仍将这份恩情铭刻于心,1957年,加缪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给这位恩师写下了一封感恩的信:“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除了我的母亲,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您。没有您向我这个贫穷的孩子伸出的慈爱之手,没有您的教导和榜样,这一切都不会发生。您的努力、您的工作以及您投入其中的慷慨之心,仍然活在您的一个小学生心中。”

中学时,加缪在哲学班里又遇到了让·格勒尼埃这位极具天赋的哲学老师。格勒尼埃知识丰富且没有傲气,对于加缪而言,就像是一条沟通他与书籍、与阿尔及利亚外部世界的强有力的思想纽带。在他的美学研究课上,加缪接触到了尼采、叔本华、伯格森、克尔凯郭尔等哲学家的思想。这些哲学家的思想深邃且富有挑战性,为加缪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思考大门。

尼采的“超人哲学”、“上帝已死”等观点,让加缪开始思考人类的价值和信仰;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使加缪对人生的苦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伯格森的生命哲学,启发了加缪对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进行探索;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思想,更是直接影响了加缪后来的哲学思考和文学创作。

格勒尼埃于1930年9月底从法国来到阿尔及利亚,并开始在阿尔及尔教学。对于加缪这个同样移民自法国的学生,格勒尼埃显得尤为重视。在第一堂课时就让加缪坐到了第一排,第一堂课结束后,格勒尼埃回到家就告诉妻子,班上有个非常有前途的学生。格勒尼埃除了教书之外,还长年为巴黎最优秀的文学期刊撰稿。他不仅向加缪传授哲学思想,还源源不断地推荐新的文学作品给加缪,这拓宽了加缪的文学视野,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这种关注和认可对加缪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对哲学的探索。加缪对格勒尼埃老师一直心怀敬重和感激。在加缪的早期创作过程中,他经常向格勒尼埃请教,把自己的作品寄给他寻求意见。尽管有时会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但加缪深知老师的批评是出于对他的期望和帮助。格勒尼埃后来也成为加缪大学时期的哲学老师,两人在今后的人生中再次续写了这份师徒情义。格勒尼埃是加缪在哲学和文学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对加缪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阿尔贝·加缪的创作生涯

在大学期间,加缪对文学和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存在主义和荒诞主义的思考。他的早期作品受到了当时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殖民地政策和社会不公的批判。

加缪在1930年代的阿尔及利亚,目睹了社会的不平等和种族冲突,这些经历深刻塑造了他的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缪积极参与法国抵抗运动,成为《战斗报》的编辑。在这段时间,他的思想逐渐成熟,形成了他对生命、自由和责任的深刻理解。

1942年,加缪出版了他的代表作之一《异乡人》(也译作《局外人》),该书不仅使他声名鹊起,也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在这本书中,加缪以梅尔索这个人物为载体,探讨了人类在面对死亡和孤独时的真实感受,质疑了社会对个体的道德评判。梅尔索的冷漠和对社会规范的无视,使他成为一个反叛者。他的行为并不是出于恶意,而是源于对生活的无意义感的直觉反应。

《鼠疫》是加缪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一部寓言式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城市被鼠疫侵袭的故事。在疫情爆发后,城市居民面临生死考验,加缪通过这一情节探讨了人类在面对苦难时的反应。小说中的角色代表了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反映了加缪对人类责任和团结的思考。在《鼠疫》中,加缪描绘了人们在绝望中团结起来,抵抗疾病和死亡的斗争。尽管鼠疫象征着人类存在的无常和荒诞,但加缪通过角色的努力,展示了人类在逆境中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同情。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人类苦难的反思,也是对人类存在的深刻探讨,强调了在荒诞中寻找意义的重要性。

同年,加缪还发表了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Le Mythe de Sisyphe)。在这部作品中,加缪探讨了荒诞的概念,提出了“西西弗神话”的比喻。西西弗被罚永远推石头上山,石头却总会滚下来,

上一章:2.3.3 意志至权与道德重估 下一章:2.4.2 荒诞的世界观
吉ICP备202402380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