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还蕴藏着丰富的土家族文化,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土家族,作为中国众多民族之一,其独特的服饰、舞蹈和语言,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位到访张家界的游客不容错过的文化体验。
服饰
土家族服饰,是土家族人民特有的一种服装,是其民族身份和审美观念的重要体现。土家族服饰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秦汉时期的“好五色衣”,到南宋时期以织锦制作服饰的盛行,土家族服饰以其繁丽多姿的特点,展示了土家族独特的审美倾向。
男子服饰
土家族男子传统上穿琵琶襟上衣,这种上衣通常安有铜扣,衣边上会贴梅条和绣“银钩”。裤子则是青、蓝布加白布裤腰,鞋子为高粱面白底鞋,鞋底厚实。头上常包青丝帕或青布,帕子长达两三米,包成人字路,但并不完全盖住头发。此外,男子服饰还经历了从穿刺花衣裙到满装的变化,特别是在“改土归流”后,土家族男子的服饰逐渐与汉族服饰融合,但仍保留了其独特的民族特色。
女子服饰
土家族女子的服饰则更为讲究,她们通常穿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面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土家族妇女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但并未像苗族那样佩戴银头饰、银项圈。她们的上衣多为无领滚边右衽开襟衣,衣边衣领会绣上花纹,绣工精彩,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裤子大约一尺五寸宽,胸前还会外套围裙,俗称“妈裙”,围裙上为半圆形,下为三角形,从上半圆形及下脚也有一圈花边,宽约一寸。围裙胸前绣有五寸见方的花,围带即花带均为五彩丝线织成,一般二尺长,两头分别留有三寸未织的花缓,显示出土家妇女的心灵手巧。
土家族妇女的头饰也颇具特色,春秋时节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则戴“狗头帽”、“鱼尾帽”、“风帽”等。这些帽子上除用五色丝线绣各种花鸟和字外,还在帽沿正面缝上“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罗汉”等银菩萨,既美观又富有民族特色。
土家族服饰的衣袖与裤脚图案大多采用“挑花”法,即在布上用针刺上连贯的“小十字”,以之联成线条或方块,再组合成花鸟鱼虫等图案。在构图中,运用色彩变换,体现出律动感觉,使得土家族服饰更加艳丽多姿,给人以美的享受。
舞蹈
土家族舞蹈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审美情趣,还承载了土家族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土家族舞蹈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其中摆手舞、跳丧舞、花鼓子和八宝铜铃舞尤为著名。
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它源于商周时期的巴人军战舞,后在西汉时成为汉宫廷舞乐,被称为巴渝舞。摆手舞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之分,小摆手舞每年正月举行一次,主要表演农事、渔猎活动;大摆手则每三年举行一次,内容在小摆手舞的基础上,再加上披西兰卡普表演的军战舞。摆手舞动作朴实,音乐节奏明快,人们围成圆圈,男在外圈,女在内圈,边歌边舞,气氛热烈,具有浓厚的土家气息。
跳丧舞
跳丧舞是土家族的一种祭祀性舞蹈,主要在老人去世后跳。鄂西土家人以跳丧来祭奠老人,湘西土家人则以打丧歌、跳牌来纪念。跳丧舞动作多模拟飞禽走兽和人类的劳动、战争,如燕儿衔泥、猛虎下山、美女梳头等,头、手、肩、腰、胯、臂、脚齐动,还可以边跳边唱边饮。主要动作要求是八字步、绕手、哈腰、曲膝、摆胯,动作夸张、古朴粗犷,有阳刚之美,所塑造的形象生动逼真。
花鼓子和八宝铜铃舞
花鼓子是土家族喜庆场合和休闲时表演的一种庆祝和娱乐性舞蹈,无伴奏,不化妆,男女双双上场,手持手帕、小扇对舞而歌,内容主要是歌唱爱情,歌词可即兴演唱,也有传统的唱段。八宝铜铃舞则是土家族祭祀舞蹈,舞者着八幅罗裙,戴凤冠,右手持牛角号(或舞师刀),左手持铜铃,边舞边吹,边舞边唱,还不时与围观者对唱,舞蹈粗犷古朴,富有民族特色。
语言
土家语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分为毕基语(北部土家语)和孟兹语(南部土家语)两种。然而,由于与汉族杂居,汉语逐渐成为大部分土家族人的第一语言,土家语在绝大部分土家族地区已经消失,仅在部分偏远地区仍有少量使用。
毕基语
毕基语是武陵山区一千多年的通用语言,历史上曾是土家族地区的官方语言。毕基语为黏着语,存在龙山土语和保靖土语两个方言区。尽管毕基语受到了汉语西南官话的影响,浊辅音有所清化,但清浊二元对立模式仍然存在。毕基语与孟兹语差异过大,无法交流,但毕基语两土语间通话基本无碍。
孟兹语
孟兹语一直以来就是小众语言,使用人数极少,主要分布在湘西州泸溪县潭溪镇的九个村寨。孟兹语受周边语言(主要是湘语和苗语)的影响,语音与毕基语相去甚远,语法上也与毕基语的高度黏着背道而驰,完全放弃了黏着手段,变成了分析语。尽管孟兹语使用人口不多,但语言传承情况相对较好。
土家族服饰的斑斓多彩、舞蹈的热烈奔放以及语言的独特魅力,共同构成了土家族文化的瑰宝。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旅途中,不妨深入体验这些文化元素,感受土家族人民的智慧与热情。
上一章:生态保护措施与成效 下一章:银饰、刺绣、节庆